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數說教育
去年教育投入3.8萬億 年均增速15%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五年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據教育部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不斷創新高,2016年超過了3.8萬億元,年均增速約為15%,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五年超過4%(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
記者梳理教育經費在各級教育間的分配情況發現,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7603億元,占總投入的45.3%。全國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占比約四分之一。
分地區來看,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公共財政教育支出最多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三省,分別為2042.84億元、1743.57億元以及1686.89億元。其中,山東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0.45%,較全國平均水平15.87%高出4.58個百分點,系全國最高。
報告還指出,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記者注意到,2016年與2000年相比,新增幼兒園6.38萬所,新增幼兒教師164.28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從51.1%上升到93.7%,師生比下降明顯。此外,2016年,高等教育招生815.32萬人,較2000年翻了2.5倍。
而為了解決學齡前兒童入園難的問題,今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又繼續部署實施了第三期的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同時完善資助政策,解決好幼兒園在基本的運轉、師資的補充等方面的條件保障問題。“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報告對實現更好的教育指明了發展路徑。
注:該表為2015年數據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